中国股市是一台取款机,谁掌握了文化密码,谁就能开箱取钱。——丁元英
肖亚文是当代打工人的天花板
故事发生在 1995 年的柏林,丁元英的私募基金即将解散,肖亚文作为丁元英的助理,需要帮丁元英在离北京远点的地方租一套房子。
这里肖亚文做了一件事,她不远万里自费飞到柏林,拜托自己的好友芮小丹,帮忙在古城租套房子,同时让芮小丹也有个照应。
从这件事情中,就能看出来肖亚文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普通人。
这件事如果是普通人会怎么做?大概率是按照老板的意思,在北京周围租一套房子,完美完成老板交代的最后一项任务,然后体面的分手。这样做当然没有错,甚至已经可以说是非常专业有职业精神的表现。可是我们看看肖亚文是怎么做的。
肖亚文自己也说了,她在北京周边哪里租不来一套房子,或者她给芮小丹打一个电话就行,没必要大老远漂洋过海到柏林去。可如果不是这样,就不能够引起芮小丹的重视,也不能说明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帮忙。
那么肖亚文为什么要下血本呢?这就是她的认知,她能够看出来丁元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,也尽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,保持一丝联系,来给自己保留一个未来发展的机会。用她的话说,认识了这个人,就是「开了一扇窗户,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,听到不一样的声音,能让你思考、觉悟,这已经够了」。
那事实证明,肖亚文的眼光非常超前,她也自然获得了最好的结局,在故事结束时,成为格律诗的老板,一举跨越阶层。
可是如果你认为,肖亚文是仅凭这一点,就实现了阶层跨越的话,那就大错特错了,是一种妄图一劳永逸的想法,可事实是,没有任何事情不需要长期的积累。
肖亚文在当时的年薪是 20 万,按照通货膨胀率 5% 计算,相当于今天的 78 万年薪,妥妥的企业中高层领导。
而这基本已经是全中国前 1% 的水平了。
那肖亚文是凭什么能做到这样的水平的呢?
答案就是专业。她是丁元英的私人助理,首先就是一个聪明人,丁元英不可能找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人做自己的助理。她办事情极为靠谱,丁元英交代给她的事情,她办的一丝不苟,真正做到了「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」。
其次她还很聪明,有很高的情商,不论是在柏林让芮小丹帮忙租房子,还是和正天集团总裁韩楚风打交道,她的沟通,她的为人处世,都滴水不漏,这也是现代职场人的必修课。
所以对于当下的我们,肖亚文就是一个最值得学习榜样。很多人说从《遥远的救世主》中能学到什么,抛开哲学、文化、规律这些所谓底层逻辑,肖亚文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,那就是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职场人。
从肖亚文身上,我总结出以下几点:
- 有极强的专业精神和责任感
- 善于沟通,不会逾矩,恰到好处
- 聪明,有认知,能够主动给自己开辟机会
- 积极主动,能够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办的超出预期
试问这几点,当今的职场人,有几个能做到?后面我们还会看到肖亚文的精彩表现。
美女是魔不重要,重要的是本质
这是电视剧《天道》里面的一个桥段,丁元英和朋友关于美女是不是魔的一段对话,原书中是没有的,我认为这一段挺好,在一出场,就表现出来了丁元英的个人风格。
我来转述下这段对话:
朋友:美女是魔,老和尚经也是白念了,还不如我呢(这是在说丁元英研究佛学,还不如自己能够持心正本)
丁元英:怎么见得?
朋友:如实观照嘛,我看美女就是美女,不会把美女看成魔
丁元英:你看美女就是美女,那美女就不是魔了?
朋友:那你的意思,甭管我怎么看,美女都是魔
丁元英:是不是魔跟人家美女有什么关系
朋友:哎你这话说的,跟她没关系,跟我有关系不成
丁元英:你把什么是美女搞明白了,就慢慢知道了
朋友:美女我还不知道啊,美女就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呗
丁元英:嗯,不为错,但是有漏,以面概点了。你可以说北京是中国的城市,但是你能说中国的城市就是北京吗?
朋友:那你说什么是美女?
丁元英:人们看自己的女儿、姐妹,再年轻漂亮也不会缘起美女的认知
…中间有转场…
丁元英:说哪了
朋友:说到我要不起心动念,那不有病吗
丁元英:你以为你起了心动了念,你就没病了?就比如你的手,你要是只会攥拳,有病。只会伸掌,也有病。自如才正常。说魔,不是为了跟谁论是非论道德,是要指出起烦恼的因,为的是了心苦不起苦
朋友:这我有体会。我追我前妻那会儿啊,人家死活看不上我,那是心苦,后来离的时候,这个死活不离,那个死活不散,哎哟把我给烦的,我就差找墙我一头碰死。今儿有收获啊,以后要见着美女,我坚决不起心动念了
丁元英:那你就又多了一个念,多了一个不起心动念的念。烦恼不是少了一个,而是多了一个。你这叫戒,戒就不苦了吗
这段对话,对于表现丁元英这个人物性格,是起了很大作用的。
丁元英是一个参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,直达事物本质规律,他同时还研究佛学。用肖亚文的话说,「他跟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,说鬼话,办鬼事,倒行逆施,但是还有道理,像魔,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极品混混」。
我们在后面会看到不管是和韩楚风的饭局,还是去五台山参禅,其实都能够说明一件事情,丁元英想要从佛学里面,找到一些慰藉。这也是他这个人物形象的本质所在,也是为什么别人说他倒行逆施。
这其实和芒格倡导的投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。芒格最推崇的思考方法是逆向思维,「反过来想,总是反过来想」,他还有一句名言,「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,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」,看到问题不是先看到机遇,而是先研究风险。
丁元英为什么会给人这种是魔的印象,也正是因为他的逆向思维,和一眼看透问题本质,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认知。
中国股市是一台取款机
丁元英通过柏林的大学同学担保,引来了大量的德国资本,通过丁元英的头脑,在中国股市赚钱。
而这一笔交易,给投资方带来了接近 100% 的利润,风险担保方更是有将近 200% 的利润。丁元英在这个时候选择终止合作,收回收益,被投资方怀疑存在「不道德商业动机」,封存资金三年,不得参与资本市场。
要理解丁元英为什么终止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的私募基金,我们先要从 A 股的历史说起。
全球证券市场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,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。而中国的证券交易市场是 1990 年才成立的,而涨跌停制度是 1996 年才实行的。
丁元英 1995 年终止私募基金,说明他在 1994 年开始投资中国股市,实际就是利用中国股市不完备的规则来从中攫取利润,获得超额收益。
而他为什么能够利用这些规则,一方面是基于他的专业,另外也是基于他对中国文化密码的掌握。谁掌握了文化密码,谁就能从中取钱。
丁元英在私募基金解散会议之后,担保人詹妮问他,「为什么要这样?」丁元英说,「这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不愿意和外国人讨论的问题。」
在中国股市成立之初,由于政策的不完善,有大量的外资利用政策漏洞和信息差,从中获取了极高的收益。例如华尔街对中国股市的炒作、德意志银行疯狂捞金 200 亿等等。
那么丁元英为什么不愿和外国人讨论呢?这就要说到,丁元英其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,他骨子里是一个中国人。通过资本的手段疯狂攫取中国人口袋里的钱,是他不忍心做的。
在股市不健康的环境下,丁元英可以利用手中大量的外资拉高股价,吸引众多散户接盘,然后高位抛盘,最终将大量散户套牢。每一个散户背后都是一个家庭,这也是当股灾的时候,为什么很多「天台跳楼」故事的一再上演。
从狼嘴里夹肉,最终全身而退,夹一块两块可以,但薅羊毛不能薅秃了。作为一个中国人,让丁元英产生了恻隐之心。他想一个人待着,远离北京这个名利场。
故事开头还有一个桥段,丁元英从德国回来之后,他的妹妹在酒店里等他,具体为什么等他书中没有交代。期间他妹妹说想要改造一下老家的茶馆,被丁元英阻拦了。
丁元英说,你真改成一杯千金的茶馆,单靠一杯清茶,能聚来一掷千金的客人吗?
这就是看问题,为什么要看本质。任何一件事情,丁元英这里总能看到底层的规律,这也是《天道》电视剧名称的来源。
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
下期解读,我们就会看到丁元英和韩楚风最精彩的那一顿饭局,丁元英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。
这一期解读就到这里,我们下次再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