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值得反复收听的两期播客

推荐两期播客,最近我分别都听了两遍。推荐的理由是这两期播客太具有实操性了,都是真真切切的建议,拿来就能用。

这两期播客就是知行小酒馆的:

  • E162 对话张云帆:如果命运可以改写,往前叫穿越,往后就是规划你的人生
  • E110 与张云帆聊《芒格之道》:对知识诚实,是你能给自己最好的礼物

我是在听了第一期张云帆讲了时间管理之后,又翻回头去听了前面的一期,听得我直拍大腿,酣畅淋漓。似乎学会了什么武功秘籍,一下子任督二脉全通了。

这两期播客一脉相承,咱们先从第一期 E110 说起,这样会更具有连贯性。不过聊之前先简单介绍下张云帆。

张云帆曾经是网易博客的创始人,YY 的创始人,担任过完美世界的 CEO。可以说在商业世界已然是一个成功人物,但是今年的 5 月份,他又担任了字节游戏业务的负责人,从半退休的状态,重出江湖。

一、知行合一、获得快乐、对知识诚实

这一期里面他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叫真正的知行合一

我们为什么知道很多的道理,可是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?

为什么有的人明明读了很多的书,却依然没有取得成功?

为什么有的人经常会陷入内耗和焦虑之中?

其实说起来很简单,就是因为没有做到知行合一。这四个字说起来轻描淡写,但是真正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
我们不需要懂得那么多的道理,我们需要的是把懂得的道理落实到实处,真正的在生活中践行起来,严格的按照懂得的道理行动。

我们不需要看那么多书,只需要把看过的书读懂、读透,把书里面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,你就能获得成功,哪怕是一本书也足够。

看书一本就够了,比如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,掌握了这一本书,其实就足以在职场上获得超额回报了,但前提是真的把每一个道理都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,刻在自己的骨髓里。

当我们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,也就不会陷入内耗之中,人就会活得自洽。

这期播客他们的主题是聊《芒格之道》,张云帆说芒格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知行合一的人。当把你的行为和你口头说的话,放在显微镜下还能吻合的时候,我们可以说,这是知行合一的。

很难对不对?

所以要从小事开始。不要说先从少量的目标开始,而是就从一个目标开始。不要说同时做到健身、学英语还要去学演讲。先做好一件事。

一年做好一件事,足够了。

只有把听到的道理内化成为自己的,那才是真正的道理。只有真正改变自己的道理,才是真的学到了道理。

但是大多数人,只是享受获得的满足感。

买了很多的书,就当做自己看过了,看过了就当做自己学到了。还有很多消费品,其实都是一种获得的满足感,很有可能买回来之后就从来没用过。还比如买车,有的人会选择很酷炫的颜色,但其实,根据车祸的统计,白色的车,被别人撞的概率是最低的。

这是张云帆的逻辑,同时我觉得我的消费观念也是如此,不会在意外表,更加注重的是物品本质的功能,其他的附带功能都是其次。

但是很多人会活在虚假的幻觉之中,认为拥有了什么东西就能带来快乐。

但是快乐从生理学上来说,其实就几种化学物质。

第一个是多巴胺,比如你看到了一个很喜欢的东西,你拥有了就会很快乐。但是这种快乐是很低级的,它会很快到阈值,然后下次又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。

第二个是内啡肽。如果克服了一个很困难的任务,就会产生内啡肽,运动也会产生内啡肽,比如跑步 40 分钟以上,就会感觉很快乐,而且没刚开始那么疲惫,其实就是内啡肽开始起作用了。所以运动是最简单的产生内啡肽的方式。

第三个是肾上腺素。极限运动会大量产生肾上腺素,比如跳伞、滑雪、游乐场中的过山车等等,这也会让人觉得快乐。但实际上,他是生理上血管快速膨胀,心跳加速,瞳孔放大带来的生理反应,实际上不是快乐。

第四个是血清素。比如说拥抱和亲密关系就会获得血清素,和父母一起吃饭,看到家里很幸福,其乐融融,也会分泌血清素。这是快乐。

所以其实最稳定和能够长期持续带来快乐的,就是内啡肽和血清素。

那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,是不是就可以从生理学的角度出发,通过努力获得进步,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?这些会让人持久的快乐。而且最关键的是,这两个东西和钱是没有关系的。

所以弄懂了这些原理,要怎么活,就会变得容易和清晰。

还有一个是对知识诚实。这个说起来也简单,就是要对自己诚实,知道自己究竟是懂还是不懂,不要欺骗自己。

张云帆举了一个例子,一次他的朋友邀请他去家里吃饭,他是知道这个朋友的公司在哪里的,在他潜意识里,他认为公司的老板一般不会住的离公司特别远,于是他就答应了。可是没想到,这位朋友的家距离上海市中心两个小时的车程,他浪费了大量的时间,这就是对知识不诚实。

对我们来说,工作上更是如此,如果只是满足于好像、可能、也许、大概,那么永远不会有大的进步,这是我的感受,就是做事情,一定要弄清楚本质,深挖底层的原因。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。

这是第一期的播客给我带来的,我现在把这些分享出来,其实就是我想要内化的第一步。对我启发最大就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以及如何获得快乐。

二、掌握了时间管理,对付普通人如同砍瓜切菜

这是张云帆在第一期播客里面说的一句话,所以第二期就专门来讲一讲时间管理。

听完第二期播客,我最大的感受是,像张云帆这样的大老板,还能每天有时间坚持运动,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坚持。

当然我们可以说,因为他职位高,所以有拒绝的权利,但是同样的,他的上面也是有老板的,他下面也是有员工的,他也是需要汇报的,那他不担心老板会找不到他吗?我们需要找到时间的平衡。

张云帆开始负责字节的游戏业务之后,就在自己投资的公司中开始退出了。他说,专注比选择更加重要,因为金钱是具有时空挤占性的,做了一件事,就必然没有办法同时做其他事,所以专注很重要。

时间管理的底层逻辑就是,每一秒都不可再生。张云帆在很年轻的时候,就明白了这个道理,所以他认为自己成功的原因,其实就是因为做好了时间管理。

整个博客的精髓,我归纳为几点:

1. 要对时间做管理,首先要分析时间花在了哪里。

2. 要在黄金时间做最困难的事情。

3. 任务安排要难易结合,不要妄图持续的勇攀高峰。

4. 不存在既紧急又重要的事情,如果有,那一定是把重要的事情拖成了紧急,所以重要的任务一定要学会分解,按时完成。

5. 每天早上起来,梳理一下自己一天的任务。

6. 每天的时间安排需要有一些固定习惯,雷打不动。

7. 峰终体验很重要,睡觉前要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。

8. 最后,要想感知到时间变慢,是不要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。

要对时间做管理,首先是要分析时间花在了哪里。

比如定期梳理自己过去一周都干了什么,才能知道自己哪些时间是可以调整的,哪些会议是没必要参加的,就能识别出更加重要的事情。

当把时间开始记录的时候,其实就对时间进行了分解。

然后很重要的是,你知道自己一天能集中多长时间的精神,那么就把有难度的任务,放在精神最好的时间去做。

不要认为先学一个小时英语,再去健一个小时身,然后再去看一些工作上很难的文档,听起来很牛,但是这是不现实的。

就像我们前面说的,先定一个目标,就一个,不是两个也不是三个,就一个就够了,然后完成它。

所以时间管理第一个要点就是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间点,一定要在黄金时间点做最困难的任务。

第二个是难易搭配。

做完一个困难的事情之后,最好可以给自己一些奖励,去完成一些不那么困难的事情。比如搞完了一件事情,去休息一下,这是对大脑的一种奖赏。把同样难度的事情放在一起,听起来很牛,但是其实人会崩溃。

再一个就是要区分紧急和重要的事情,不存在既紧急又重要的事,如果有,那一定是重要的事情被拖成了紧急。

所以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每天都花一点时间去完成他,要学会分解。比如我们要读一篇 AI 的论文,很难对吧。我们经常会说,那我专门找一个下午的时间,去阅读这十几万字,这其实是比较困难的,那我们可以分解,每天读一点,就不至于到了 deadline 才发现,自己还没开始。

一般来说,紧急的事情都是不重要的,比如朋友喊出去吃个饭,突然来了一个电话等等,这都是紧急的事情,但是同样也都不重要。

还有很多人是干了一件事情,就想要拿起手机玩一玩。那有一个小技巧就是,放一个计时器。当你想要完成任务的时候,就把计时器开起来,直到时间结束。

刚开始的时候会很痛苦,但是慢慢的,会发现时间是受自己掌控的。

还有就是每天早上起来定计划。

每天早上起来,想想自己这一天要干什么。其实作为打工人,我觉得安排 3 件事情就足够了,多了一定完不成。因为你不但有自己安排的事情,还有其他人给你安排的事情,还有团队协作的事情,这些事情也是很多的,而且无法被计划,所以一定要留出空闲时间。

另外就是每周一的早上,要想想自己这一周的目标是什么,要把这一周的目标,放在最重要的优先级去完成它。这个目标可能是年初就定下的 OKR,也可能是老板分配的任务,不管怎么样,先完成它。

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叫做固定习惯。

也就是要把一天之中的时间固定分为几个部分,无论是读书还是健身还是学习。需要一个时间的锚点。

比如拿我自己来说,我现在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,那么在上班的路上,我就一定会读书,这是我时间一个固定的锚点。

还比如早上起来,我会学一些专业上的知识。早上起来我的精神是比较好的,我认为是比较适合学习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的。

而这些固定的时间,是不能改的,是每天都要做的,这个也很重要,让别人知道这个时间无法被打扰。

另外一个就是时间管理是反人性的,所以要设置奖励机制。

健身坚持了一个月,是不是可以去吃一顿好吃的?

每天早起坚持了两周了,是不是可以睡个懒觉?我觉得都是可以的,因为人不是机器,人是需要休息的,如果一直很痛苦,那么也不会坚持太久。而且设置奖励机制之后,会很放松的享受奖励,不会因此自责。这是比较好的状态。

还有就是在工作的时间,要高效的利用时间,提高工作中时间的利用效率。因为这 8 个小时是无法移动的,那么就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面,去提高自己,让自己去成长,这是很重要的。

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说,禁止在工作时间学习公司的业务,这是不可能的。

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,时间管理的峰终体验。

当一天结束后,一定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很容易的任务,这样大脑从心理学上来说,才会觉得这一天是有意义的。这个任务一定要超级简单,这样会让你一整天都觉得非常的满足。

和时间管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是情绪管理。

不要生气和焦虑,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睡一觉就能搞砸了,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痛苦焦虑就能加快完成的进度。所以不要焦虑,有生气的情绪,那就去睡一觉。生气也是激素水平波动的表现,睡一觉,激素就能恢复正常。所以不要有灾难化思维。

让时间变长的很重要的一点是,不要过重复的日子。

大脑为什么会觉得时间有长有短,那是因为对于重复的日子,大脑会自动压缩,这和计算机编码是类似的道理,重复的会自动压缩为一个编码。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新颖。当我们每天都在尝试不一样的事情,脑子里闪过的一定是丰富多彩,时间会过得很快。

而当我们每天都是重复一样的生活,会觉得时间无比漫长。

所以要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一点,大脑对于时间的认知就会不同。

总结一下

对我启发最大的还是时间管理这一期博客。

其实也和第一期有关系,这些时间管理的技巧或者方法,我在很多书里面都读过,但是完全没有落到实处。

因为时间管理是反人性的。

这也印证了第一期的内容,做到知行合一,真的很难。

这两期播客,是对自己的一个鼓励,一步步向着理想的状态迈进。

那我想要做到的第一个事情是什么呢?每周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完成,做好优先级区分。

这是我当前时间管理最大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