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A 股适不适合价值投资

今天想聊两个话题,这两个话题,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误区。

首先第一个:股票交易究竟是不是零和博弈?

显而易见,股票交易不是零和博弈。

从短期交易的角度来看,买卖完成的一瞬间,的确是零和的,因为你卖出的股票一定有人买走,同时股价下跌意味着买入的人遭受了损失,股价上涨意味着卖出的人遭受了损失。

而从长期来看,股票市场是一个正和的市场。巴菲特说过这样一句话,买股票就是买公司。每一支股票的背后,对应的都是一家实实在在的公司。而公司自身的成长,会带来资产价值的上升,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收益。

所以只要公司在成长,我们实际赚的就可以是公司内在价值提升带来的利润。

而零和博弈在股票市场对应的就是投机行为,抓市场短期波动的钱,更接近于零和博弈。

然后随之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,A 股适合价值投资吗?

诚然,A 股是一个不那么健全的市场,比如被投资者诟病的清退机制差、信息披露不透明、财务造假、投机之风盛行,散户交易也占据大头,和美股大部分都是机构交易为主完全不同。

还有就是 A 股波动大,不适合长期持有,投资者杀入股市往往是七亏二平一赚。
因此,大家直观上会认为 A 股是不适合价值投资的。

这种观点的背后,其实本质上是把股票投资当做赌博,妄想进去就能大赚一笔。
在 A 股做价值投资,至少有三关要过。

第一关:心态。

价值投资很重要的一点是:要用自己长期不用的闲钱。

这个长期究竟是多长,没有人在心里有一个明确的标准。

大多数人的想法是什么呢?我今天投资一笔,明天我就要看到收益。这种短期的心态才是导致亏损的根本原因。

无论是基金定投还是直接买股票,这一点不能违背。不能把即将要用的结婚的钱、买房的钱预期未来要消费的钱拿去做短期投资,妄图博一把就走,这是不现实的。

由于 A 股上述缺点的存在,再加上牛短熊长,就注定短期内收益不会太好,即使有,也是运气。

而大多数人的想法是什么呢?在投资之前也会想着,我可以长期投资,我是有耐心的。但实际上是什么呢?一年两年过去了,怎么还不赚钱呢?那是因为一年两年根本不叫长期。

巴菲特还说过,如果你买一只股票不想要持有十年,那你就不要持有一分钟。

以十年为周期,你能接受吗?

这其实一个心态的考验,能有这种心态的,寥寥无几。更或者说,有这种心态的,是性格问题,天生就有,后天一般很难养成。其实就是天赋,没错,做价值投资是需要天赋的。

心态关过了之后,第二关是认知。

所谓认知,是一个人阅历的总和。你需要建立一些基本的交易理念和原则。

基金定投、微笑曲线、大跌大买小跌小买、止损止盈、绝不追涨杀跌、只做自己能力圈内的投资。

这些短语,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,问题是,有几个人能真正作为自己交易原则的呢。

多去阅读价值投资的经典书籍,《聪明的投资者》《穷查理宝典》最起码得翻个几遍吧。

读完价值投资的书之后,再读一些哲学类的书籍,对交易会大有帮助。这一关,不难,但是也不容易。

认知建立之后,才是第三关的,综合关。

这时候,需要去学会一些股票市场的术语了,比如 PE/PB/ROE,财务报表,什么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之类的,要能看懂。再去看一看大盘相关的指标以及曲线,要能知道是什么含义。

然后要去分析行业,分析公司,长期跟踪,找到值得投资的标的。

其实第三关不是那么重要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过了前两关,去投指数基金就好了。第三关是给那些想要获得超额收益的人要过的。

这是同样也是有知有行的理念。

前两关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接受的人,一分钟就能接受,不接受的人,说破天也忍不住要追涨杀跌。

还是性格问题,这是一个互道 SB 的过程。

有朋友让我推荐股票,我一般都会说不懂,是真的不懂。因为我知道他是想要买了就能翻倍,我做不到,每年能有 5% 以上的稳定收益,我就开心的跳起来了。

其他还有一些交易技巧,比如波段操作、分批买卖等,这些操作能够提升收益率,属于锦上添花,但是不影响本质认知。

所以我的建议是,如果对投资没有兴趣,那还是老老实实买指数基金,然后做好自己的事业,把投资作为一个财产管理手段就好,不要试图获取太多超额收益。

有知有行是不错的选择,但是也得做好长期的打算,有知有行的长钱账户测评第一题就是问有没有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。

如果对投资有兴趣,评估自己适合价值投资,再老老实实把三关给过了,或许能称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了。

我呢?现在还在第二关呢,还得继续往前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