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句话叫做悲观者正确,乐观者成功。说实话以前我是不知道这句话所代表的确切含义的,只是停留在知道、貌似懂了的地步,是一种妥妥的对知识的不诚实。而这种不诚实让我一直误以为自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,直到我见到真正的乐观主义。
罗曼·罗兰说:“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。”如果把英雄主义替换成乐观主义,我觉得也是恰如其分的。
我真正认识到什么叫做乐观主义,是从猫大人这里开始的。之所以不是池老师,是因为我习惯了池老师的表达和内容,但从未思考过支持池老师这种外化的底色是什么。而猫大人写的投资内容,能够很容易的看清悲观和乐观的双方,毕竟每天市场不是红就是绿,这种变化是即时的。
我直到现在才承认,自己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。我很容易被一些观点所诱导,继而陷入对未来的悲观预期中——这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。
猫大人在面对同样的悲观预期时,却总能看到黑暗中的火把,她能够很自然的看到前方的光亮,而我过于关注脚底的挣扎。当市场氛围不好的时候,当失业率上升的时候,当经济数据有异常的时候,她会本能的拒绝掉这些声音,而去选择市场中有希望的那一部分,她不会认为这是一个问题,而是会抱着成长性的态度,会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,我觉得这是一个创业者必备的能力。
比如猫大人说:
我是唱多啊,看好未来啊,我不能因为自己行业的变化就否认整个经济的前景。经济本身是周期性的,当然现在面对的内外环境都很难,但这些困难总会克服过去的,我们已经克服过这么多难题,你再回头去看看改革开发四十年来的困难从来都不少,何况我们现在底子并不差。
…
另外,身为投资人,我们本来就是看未来的,过去什么样的数据,现在什么样的现状,都没有那么重要。重要的是怎么解决,解决的方案对不对。现在我觉得解题思路和方向没问题,我就相信未来会变好。
这种乐观体质,表现的淋漓尽致,从她身上你能感觉到无论何时都是充满希望的。
后来我发现,这种能力在池老师身上也表现的异常鲜明。
长时间关注池老师的内容就会发现,池老师几乎不会有任何悲观的内容。池老师也会说大环境很不好,也会说时代已经过去,但是他绝不会抱怨,也绝不会停下脚步。
我某一天和朋友聊天,说起池老师和小盖的区别。在星球里面,小盖写的创业手记总是能让人感受到艰难,虽然小盖说要支棱起来,但那种难,是能感觉到的。
在池老师这里,我似乎从来没感觉到艰难二字。池老师徒步、摄影听音乐,你丝毫不会觉得他有焦虑的时候,但是小盖身上就能明显的感觉到焦虑。
那么作为墨问的董事长,他难道没有困难吗?当然不会,我想最难的就是池老师,但他从未流露过。
所以池老师是天生的创业者。
比如池老师说:
这次感冒拖拖拉拉到现在也没好利索,嗓子还是不太舒服。不过,我也不可能等着它完全康复如初才运动。
今天是周六,我们按计划去了北京的郊区徒步。毕竟大病没愈,这周没有选择爬山,而是去了昌平的辛庄市集。
现在每次去一个地方,基本上都会在那边儿找一家有趣的咖啡馆喝咖啡。这次的咖啡馆叫访咖啡,在地图上一搜就能找到,正好坐落在我们停车场对面。逛完了市集之后,去点杯咖啡就变得顺理成章。
文字会说话,文字也能表达情绪,文字也骗不了人,装是装不下去的,一篇可以,时间久了必会露出马脚。
我觉得池老师已经把创业和生活融为一体了,他不会让自己陷入苦大仇深的状态,这样的公司,会把焦虑传递给员工,公司不会干的久远。做墨问这家公司,他是快乐的。
所以感谢池老师和猫大人,让我近距离观察到了乐观主义者的底色。像你们学习,未来永远值得期待。